Sorry, 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visit this website.

動物的世界

盤尼西林的發明

盤尼西林發明者: 亞歷山大.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 (1881~1955)

1983年,我還在空軍總醫院外科部,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,剛開始對整形外科產生興趣.有一天早上外科部晨會時,值班的住院醫師,報告前一天急診住院患者的處置情形,其中有一位患者,因為指尖壓傷前來急診,值班醫師擴創之後,在受傷指頭鄰近的指頭腹面,切開了一片皮肉,覆蓋在受傷指頭的尖端縫合.

這種手術在整形外科的領域中,是極為常見的手術,稱為交指皮瓣轉移術.手術成功之後,過了兩至三星期,可以將縫合在一起的兩根指頭手術分離,受傷後原先裸露的傷口,獲得額外的皮肉支援,得以順利修補完成.

可是教科書上所教導的方式,是切開受傷指頭隔壁,健康指頭的背面皮肉,移轉覆蓋受傷的指頭,而這位同事因為讀書不仔細,居然採用了指腹的皮肉,在當時來說,當然是犯了嚴重的錯誤!

"你是怎麼學的?"整形外科主任說"你是看我手術的時候,看到這種作法,還是在哪一本教科書中,學到了這樣的手術方法?"主任生氣的說"全世界都沒有一位醫師,是用你這種方法,來做交指皮瓣轉移的!"

於是這位同事在整個外科部人員面前,被主任罵的灰頭土臉.沒想到幾個月後,美國的整形與重建外科醫學雜誌,刊登出了一篇有關交指皮瓣轉移的新方法,就是從指腹切開皮瓣轉移,並且強調其優點多多,包括疤痕不明顯等.

所以說,大海之所以為大海,就是因為它不拒絕細流.人生有學不盡的知識,任何線索與新知,都應該據以研究,其中樂趣不言可喻!

網球好站分享

英文典故趣味多

在醫學研討會上發表演講,依照慣例,主講者都必須提供該主題的英文摘要(abstract),大會編輯者列印出來後,讓與會者參考,以了解其演講內容。

遺憾的是,不知道是否因為工作太繁忙,還是完稿後疏於檢查更正,有些英文摘要內容,雖然可以猜想到其中大意,可是文句謬誤或是文法不通的情況,比比皆是,即使是資深教授級醫師亦然。在英語仍然是我們文化、經濟、醫學等科技,與世界接軌重要工具的今天,我們不得不承認,至少在醫學上,我們的英文尚有極大的進步空間。

更換氣管插管,真的會導致大出血致命嗎?

2004, June 15, 2004 報紙刊載,有位患咽喉癌症的老先生,昨天早上因喉嚨疼痛赴高雄長庚門診,醫師建議更換氣管插管,更換之後,患者於騎機車返家途中兔血而亡,家屬對此不甚諒解,認為醫師有醫療過失.

這件事情就醫療方面而言,我不認為醫師有任何疏失.事實上,醫據媒體所描述患者死亡情形,很顯然是動脈出血,而更換氣管插管,只是在原先早就形成的氣管廔管放置入一支鈍管子,不可能因此插穿動脈.退一步想,如果是真的因為更換氣管插管外傷而導致動脈出血的話,當時就會引發大流血,而不使之後才發生,醫護人員是絕對不會在發生出血後,卻仍舊容許患者自行騎機車返家的.

在這兒,我特別告訴大家,我所知道的兩則真實故事:

**一根魚刺也可害人一命

頁面

訂閱 張國華整形外科 RSS